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学院首页
办事指南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办事指南 >> 心理健康教育 >> 正文
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的网络心理

发布时间:2012-11-02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即热衷于把网络当成排谴的对象。但这种虚拟的排泄方式同时也带来了包括情绪低落、思维迟钝、自我评价降低等种种副症状,医学诊断称之为“网络性心理障碍”。
   网络性心理障碍,是指没有一定的理由,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互联网上持续聊天、浏览,以致损害身体健康,并在生活中出现各种行为异常、心理障碍、交感神经功能部分失调。典型表现包括:情绪低落、无愉快或兴趣丧失、睡眠障碍、生物钟紊乱、饮食下降和体重减轻、精神运动性迟缓和激动、自我评价降低、有自杀意念和行为、社会活动减少、大量吸烟、饮酒等。面对似乎是无所不在的网络王国,大学生真的难逃此劫吗?
   网络作为新兴媒介,已成为新一代大学生越来越推崇的一种沟通和排谴方式。但由于网络特有的隐秘性和虚拟性,某些时候网络也会成为诱发心理问题的"恶之花"。
   据调查显示:不少大学生会表现出现实生活中难以察觉的心理问题,比如崇尚暴力、色情,宣扬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如有一位同学因现实生活不如意,就在网络里为自己重造性格与身份,最后患上了“网络依赖症”,整天沉湎于自我想象出来的虚幻世界中,一会儿不上网就坐立不安,甚至出现了幻觉。专家研究发现,“网络性心理障碍”与自身的某些心理因素有关。一般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特别是那些内向敏感、现实人际交往困难的人,易沉迷于网络。那些希望得到同学、老师重视但又十分孤独的学生,生活、学习遭遇挫折的学生,家庭不和睦的学生,没有特长、成绩不突出的学生,心情压抑的学生,在现实中不太容易成功而上网。这不仅令他们忘掉现实生活的各种烦恼,而且还可以给他们带来心理上的群体归属感。所以他们渐渐地对网络产生心理上的依赖感,同时也使他们丧失了现实感,混淆了虚拟世界和现实。
   对此,心理学专家指出:网络作为心理排泄的一种方式,具有其两面性,是一把双刃剑。我们既不能否认网络可以带给人们更为坦率和开放的交流与沟通,也不能忽视因网络存在种种角色虚拟而带来的弊端。许多大学生患上网络性心理障碍就是因为网络淡化了现实中自己的种种弱势,但他们却不明白自己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这样的学生会感到,在虚拟的世界中一切都没问题,回到现实中各种问题却越来越难解决。所以完全依赖于网络进行心理压力释放,或单一采用网上心理咨询和救助的措施并不是很可取的。
   虽然网络性心理障碍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心理疾病,但也是可以避免的,大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不必因此过分担心,或对网络采取完全的禁忌。其实,只要掌握合适的上网时间及频率,端正上网的目的和心态,正确处理现实与虚拟的关系,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患上网络性心理障碍,一些压力和不良情绪甚至还能因此得到释放,使人获得心理平衡与心理健康。
   另外积极参加其他活动,多与人交往,注意与亲友、同学的关系,把压抑的情绪通过正常的人际交往宣泄出来,让其体验到现实人际交往的成功,从而重建自信,并逐步摆脱对网络的依赖,同样有助于避免网络性心理障碍。

版权所有: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   辽ICP备14002303号-2

学院地址:辽宁省锦州市凌河区松坡里129号  |  邮编:121000

招生热线:0416-3920766 3920767 3920768 3920770 392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