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学院首页
办事指南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办事指南 >> 心理健康教育 >> 正文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知识科普

发布时间:2023-01-15

  一般说来,心理健康的人都能够善待自己,善待他人,适应环境,情绪正常,人格和谐。心理健康的人并非没有痛苦和烦恼,而是他们能适时地从痛苦和烦恼中解脱出来,积极地寻求改变不利现状的新途径。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

  心理健康又称精神健康,它是一种持续的心理健康状态。心理健康的水平大致分为一般常态心理、轻度失调心理、严重病态心理三个等级。

  一般常态心理,表现为经常有愉快的心理体验,适应潜力强,善于与别人相处,能较好地完成同龄人发展水平应做的活动,具有调节情绪的潜力。生活中大多数人属于一般常态心理者。

  轻度失调心理,表现出不具有同龄人所应有的愉快,与他人相处略感困难,生活自理有些吃力。若主动调节或透过心理辅导专业人员的帮忙,就会消除或缓解心理问题,逐步恢复常态。

  严重病态心理,表现为严重的心理适应失调,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工作。如不及时治疗就有可能恶化,成为精神病患者。精神病是严重的心理疾病。

  二、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提出的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被公认为是“最经典的标准”。

  1.充足的安全感:作为人们的基本需要之一,如果没有安全感,人便会心慌意乱、魂不守舍,容易衰老,引起不健康的心理(如抑郁、焦虑等),还可能使身体出现问题,甚至产生器质性病变。

  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价:避免自己勉强去做超越自己能力的事,否则会力不从心,进而打击自信心。而过于劳累不仅消耗心理能量,同时还有损身体健康。

  3.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由于社会生产发展水平与物质生活条件有一定限度,如果生活目标定得太高,必然会产生挫折感,不利于身心健康。

  4.与现实的环境保持接触:每个人都有着多层次的精神需要,在与外界的接触中,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也可以学习并调整自己的言行以便良好地适应环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保持性格、能力、气质与兴趣等的和谐统一,让自己更加完整独立。

  6.不断学习,增强学习能力:由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知识也不断迭代更新,只有不断学习新的事物,才能跟上社会的步伐,获得更多的成功。

  7.适当情绪表达与控制:人有喜怒哀乐不同的情绪体验。不愉快的情绪必须释放,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但不能发泄过分,否则,既影响自己的生活,又加剧了人际矛盾,于身心健康无益。

  8.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有正向积极和负向消极之分,人际关系的协调能使心理健康发展。

  9.适当发挥才能与兴趣爱好:发挥才能和兴趣爱好时能增加个人成就感,内心获得满足,但不要损害他人或集体的利益,以免引起纠纷造成困扰。

  10.在合法的前提下满足个人需要:满足个人需要是无可厚非的,那会大大增加心理舒适度。但是满足需要的前提如果是违背良心或不合法律,那么良心的谴责及法律的制裁自然会给人造成巨大压力。

  三、心灵减压十二招

  1.世上没有完美,甚至缺少公正,只要自己努力了,不要计较结果。

  2.作错了事安慰自己。

  3.对小事不去计较。

  4.车到山前必有路,今日很快就会过去。

  5.与人为善,不要怀恨在心。

  6.不要害怕应对自己的潜力有限,学会适当地说“不”。

  7.听音乐阅读书报是增长知识和乐趣的最好办法。

  8.给久未联系的朋友写封信,吐露自己的感受。

  9.开怀大笑,进行发泄。

  10.持续沉默有助于降压。

  11.在无人处大声喊叫或大哭。

  12.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找出恰当的解决办法。

  四、自我心理平衡术

  1.自嘲法。生活中当遇到一些尴尬或难堪的场合时,若一味埋怨和逃避往往会使自己的心态越来越坏。不妨自己调侃一下自己,透过自我贬抑而达出奇制胜的效果,从而使心理到达一种高层次的平衡。

  2.移情法。它是调节情感的一种有效方式。对于文化水平较高,情感体验较为丰富的大学生们来说,校园感情是他们大学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3.闲聊法。闲聊对心理调适起很大功效。它可缓解紧张.消除隔膜.表达温情.躲避冲突.化解怨气.宣泄怒火。

  4.遗忘法。现实中不少人终日生活在对往事的痛苦回忆中,反复品尝旧时受到的挫折,陷入恶性循环中,使心理愈加不平衡。因此务必学会遗忘,这是对痛苦的解脱。能使身心获得宽慰,从而激发出新的力量,人性得到了升华。

  5.哭泣法。我们放弃有泪不轻弹的传统戒条,让自己随情绪波动而哭泣。哭能使人产生有益的激素,使人体更加协调反应。

  6.激励法。要走出每日“消沉—后悔”的心理不平衡怪圈,给自己确立一个值得去追求的目标。参加一个培训使自己的精力集中起来,培养一项爱好或学习一项技能。有了成功的经验和自信,我们就能再选取更高的目标激励自己。


版权所有: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   辽ICP备14002303号-2

学院地址:辽宁省锦州市凌河区松坡里129号  |  邮编:121000

招生热线:0416-3920766 3920767 3920768 3920770 3920520